基金策略容量大揭秘:投资小白也能看懂
今天咱来聊聊基金投资里一个超重要但又有点复杂的概念——基金策略容量。
这玩意儿对咱们选基金可是关键得很,弄懂了它,咱就能避开很多投资 “坑”。
一、啥是策略容量,为啥它这么重要?
管理规模能够为基金公司带来利润,但是管理规模一旦超出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可能会引发问题。随着基金规模的增长,基金经理在执行交易时可能难以避免对股价造成影响,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交易成本冲击”;
同时,基金经理在买入或者卖出某个股票时也可能要花费更长时间,进而对基金经理的投资流程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较大的管理规模还可能使得基金经理在投资市值较小或流动性较差的公司时无法买到基金经理希望达到的仓位。这些因为规模增长而出现的限制,都可能对基金获取长期超额收益的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下面我就用最直白的话,给大家唠唠这到底是咋回事保证让你一看就懂!
基金规模变大,听起来是好事,就像一家店生意越做越大,能享受不少优惠,成本也能降下来。可要是规模大过头,超过了基金经理能掌控的范围,麻烦事儿就来了。
想象一下,基金经理就像个股票市场里的 “采购员”,基金规模小的时候,他买股票就像在小超市买东西,轻松又自在,对商品价格(股价)也没啥影响。
但要是基金规模变大,他就像在大批发市场采购,一出手就容易引起 “轰动”,对股价造成冲击,这就是 “交易成本冲击”。而且,买的量多了,采购(买卖股票)的时间也变长,效率就降低了。
另外,碰上一些小众商品(市值小、流动性差的股票),就算他想买很多,市场上也没那么多货,根本达不到他想要的量。
这些因为基金规模增长带来的问题,都会影响基金长期赚钱的能力。所以,找到基金经理在不影响赚钱的前提下,最多能管理多少钱,这就是基金策略容量。一旦超过这个容量,基金经理就像被捆住了手脚,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投资计划,能选的投资机会也变少了。
二、怎么识别基金的策略容量?
策略容量可不是一刀切的,不同的基金,就像不同的店铺,经营模式和能承受的规模都不一样。
它和投资的资产类型、产品特点有关,还得看投资团队的能力、产品的投资目标、投资的流程,以及股票组合的搭配方式。
而且,策略容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跟着市场情况和股票的流动性这些因素变化,就像天气一样,说变就变,这也让我们判断起来更难了。
不过,当基金规模增长开始影响投资的时候,还是会露出一些 “马脚”。一般来说,投资方法和股票组合会跟着基金规模的变化而改变。这时候,就有一些数据能帮我们判断,比如基金进账和出账的钱(净现金流)、股票的平均市值大小、买了多少只股票(持股数量)、股票买卖的频繁程度(投资组合换手率)、基金规模在同类基金里的大小,还有股票组合好不好卖出去(组合流动性状况)等等。
我们得盯着这些数据,特别是基金规模突然变大的时候,看看这些关键数据有没有变化。更重要的是,要知道这些变化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市场环境下发生的。
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我找了一只偏股型基金来举例,看看基金规模变大到底会让股票组合发生啥变化,为啥这些变化会影响基金以后赚钱。
三、管理规模影响基金运作的真实案例
在2019-2021年的牛市里,基金市场非常热闹,好多基金规模蹭蹭往上涨。
咱就拿某大盘成长基金来举例,由于出众的业绩,该基金从2019年开始规模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往上冲,2018年年底的时候规模才十几亿元,2020年就超过了百亿元。
随着基金规模越来越大,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和股票组合风格都发生了变化。
2019年之前,基金规模小,基金经理专门在市场里找那些被低估的“宝贝”,也就是侧重自下而上选股,看到有短期赚钱机会,马上就出手。
但2019年之后,一方面基金经理开始更关注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基金规模变大了,再想抓住那些短期机会就难了。
这两个因素一结合,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就开始向结合行业分析和自下而上选股转变,更注重中长期的投资机会。这种策略转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股票买卖没那么频繁了,换手率下降。
基金规模增长还影响了基金经理买股票的风格和能投资的范围。模变大后,买卖那些小公司的股票成本变高了,所以基金经理就减少了中盘股票的投资,增加了超大盘股票的比例,同时清仓或减持了一些成长性不错的中盘股来保证股票组合流动性。
虽然减持中盘股、增持超大盘股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金规模增长带来的流动性问题,但影响还是避免不了。
总结
要搞清楚一个基金的规模啥时候会让投资出问题,削弱它赚钱的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光看某一个数据可不行,得综合考虑好多因素,比如基金规模增长的时候,平均市值、换手率以及股票组合好不好卖这些变化。
除此之外,分析基金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基金经理的策略容量、投资团队的经验等因素,往往型基金公司能够支撑规模足够大的基金。
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基金公司态度也是关键移速之一,我们更青睐那些具备严格的规模监控流程,并在流动性问题初露端倪时便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的基金公司,例如对现有基金进行限购甚至暂停申购。
就像我们此前说的,基金经理的“天敌”可能不是波动的资本市场,而是贪得无厌的基金公司。